詳細信息 |
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穿戴遙操作示教的機器人學習 |
編輯: 來源:CAAI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委會 時間:2023/6/16 |
在機器人L域,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一直備受關注。在「特斯拉 AI 日」上,馬斯克發布了特斯拉的通用機器人計劃,并用圖片展示了人形機器人 Tesla Bot 的大致形態。但當時的 Tesla Bot 只是個概念,動作展示部分是由工作人員穿著特制的緊身服裝,扮成機器人的模樣表演了一段舞蹈。一年后在 2022「特斯拉 AI 日」上,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實體亮相,緩緩走出并和觀眾打了個招呼。 初次亮相的 Optimus 在沒有連線或者后援的情況下,只能簡單走幾步。近,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又展示了 Tesla Bot 的新進展。現在 Tesla Bot 已經可以流暢行走了. 除了行走,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現在還能靈活抓取放下物體. 從概念到基本具備行走和抓取物體的能力,我們來看一下特斯拉兩年來做了哪些技術改進。 技術方法 在特斯拉新發布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發現特斯拉利用一些技術方法改進了人形機器人的動作和控制,包括電機扭矩控制、環境發現與記憶、基于人類演示訓練機器人。 電機扭矩控制先,研究團隊使用電機扭矩控制(motor torque control)操縱人形機器人腿部的運動,讓機器人「落腳」力度保持輕緩。 環境發現與記憶對于一個機器人來說,觀察或感知周圍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特斯拉為人形機器人添加了環境發現與記憶的能力。現在,該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大致建模 基于人類穿戴遙操作示教的機器人學習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具備與人類相似的身體結構。特斯拉的研究團隊使用大量人類演示訓練了機器人,特別是在手部動作方面,旨在讓其具備與人類似的物體抓取能力 特斯拉已經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基本能力,包括行走和抓取物體,該公司將對該機器人做更多技術改進,預計在不遠的將來投入量產。
|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推薦信息 |
機械手分層感應運動控制框架
基于神經系統分層感覺運動控制器的框架通過布置高密度觸覺傳感器陣列在機器人手的表面,獲取感知對象的接觸狀態,包括接觸力,壓力分布和表面形狀等信息
仿人類運動感覺的電子皮膚對下一代機器人有很大的前景
人造皮膚可以同時模仿自然皮膚的感官反饋和機械特性,通過對材料性能,器件結構和系統架構的合理設計和工程化,開發了一種單片軟性假肢電子皮膚
機器人研究的靈感可以輕松地從大自然中汲取
機器人的運動控制系統也根據動物和人類神經科學的經驗教訓進行了設計,設計具有適應性,感知性和與環境交互的機器人控制系統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
機器人手勢識別研究不斷發展
納米網格將電阻從細小皮膚拉伸轉化為本體感覺;這種方法類似于人類皮膚受體如何為手部運動識別提供信號模式,具有用于快速手部任務識別的元學習
迎賓機器人柔性軟體關節的靈巧手
機器人柔性軟體關節的靈巧手通過向手指施加空氣或液壓壓力來使靈巧手指彎曲,柔軟性和交互性能好,不足之處是關節承受能力差,手指彎曲抓力不足
迎賓機器人柔性關節的靈巧手
機器人柔性關節的靈巧手的缺點是驅動手指屈曲的腱索需要解耦,接頭處的結構復雜,需要安裝額外的裝置以確保反向支撐
迎賓機器人剛性關節的靈巧手
機器人剛性關節的靈巧手通過連桿機構與電機連接或者電機直接驅動關節運動,具有緊湊,高抓持力和高控制精度等優勢
AutoML技術路徑
1 數據預處理和特征工程自動化;2 超參數優化自動化;3 模型選擇自動化;4 模型繼承自動化,將多個模型組合起來以提高預測性能的過程 |
智能運輸機器人 |
AGV無人運輸機器人-料箱版 |
AGV無人運輸機器人-標準版 |
AGV無人運輸機器人-料箱版(鈑金材質) |
AGV無人運輸機器人-貨架版(鈑金材質) |
AGV無人運輸機器人-貨架版(亮面不銹鋼材質) |
AGV無人運輸機器人-開放版 |
行業動態 |
咨詢熱線: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熱線:
4008-128-728
版權所有 @ 創澤智能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魯ICP備18039973號-2 運營中心 / 北京·清華科技園九號樓 生產中心 / 山東省日照市開發區太原路71號 |